蘇菲的抉擇
0 (0) 評價
確認
  • 作者:威廉.史岱隆
  • 原文作者:William Styron
  • 譯者:謝瑤玲
  •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4-01-02
  • 適讀:13-18歲
分享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 轉寄
  • 列印
本書介紹

梅莉史翠普經典詮釋蘇菲,贏得第一座奧斯卡女主角獎原著小說!
美國大學生必讀書目,西方小說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如果選擇之後,只能是生死訣別,
  我們能夠承擔多少選擇?
  選擇兒子活下來或女兒?
  選擇溫柔新歡或瘋狂舊愛?
  走向光明或毀滅?哪一種歸途?

  198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
  美國藍登書屋「20世紀百部經典英語小說」名單
  法國《世界報》「20世紀100部最佳圖書」名單
  美國文壇公認最優美、最富情感深度的小說文筆
  蘇菲一生面臨過幾次重大抉擇,一次是在集中營,當納粹要她在女兒和兒子間留下一個,她不得已選擇把女兒送走。
  另一次是她在精神瘋狂的猶太愛人,和南方來的年輕作家間,選擇一份愛情,最終她選擇了猶太愛人。

  以年輕作家丁哥為敘事者,回顧他和蘇菲及其戀人三人的故事為主軸。蘇菲來自波蘭,是二戰集中營倖存者,命運安排她一生面臨過幾次重大抉擇,決定僅是一念之間,然而每一次都是生離死別,使蘇菲日後承受無盡的痛苦與自我譴責。一次在納粹集中營裡,她選擇了讓兒子活下來,而把女兒推向焚屍爐;她像一隻搖尾乞憐的小狗,賣命地為納粹列印屠殺猶太人的報告;她忍受著德國醫生、警衛、甚至女管家的調戲、強暴、變態的凌辱;為了保全兒子性命,她違心地用美貌去色誘納粹司令官。恐怖、恥辱、罪惡和絕望的陰影籠罩著一顆碎裂的心靈。

  戰後她來到美國,和猶太人納森相識相愛。他們瘋狂地做愛,就像發狂的野獸在撕咬、搏鬥,彷彿在釋放最後的生命之火。多疑、狂躁的納森經常辱罵、毆打蘇菲,蘇菲或許懷著負罪的心情,默默承受著情人的暴虐,以解脫沉重的精神負擔。每每如此,他們的精神和肉體,痛苦和快感,才交織著達到高潮。

  深愛她的作家丁哥帶她離開納森,回到丁哥的南方家鄉。她卻在一次狂熱的做愛之後,選擇回到精神已經失常的納森身邊,重登那交織著痛苦與歡樂的眠床,擁抱著走向死亡……威廉.史岱隆一部觸動人性最深層苦楚與矛盾的作品!

本書特色

  ──同名改編電影使梅莉史翠普拿下第一座奧斯卡女主角獎!
  ──美國大學生的必讀書目,西方小說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198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
  ──美國藍登書屋「20世紀百部經典英語小說」名單。
  ──法國《世界報》暨FNAC書店名列「20世紀百部最佳圖書」名單。
  ──美國文壇公認最優美、最富情感深度的小說文筆。
  ──對集中營最真實而赤裸的描寫:超越原本普遍對集中營一種淒美、可憐、浪漫的認識。作家刻畫出集中營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只不過更為扭曲:一、地下組織的祕密運作,二、犯人為求生存,私底下平行的利益輸送,或是對上的利誘色誘,三,管理上層納粹的豪華生活(聽神聖美妙的古典樂,信仰宗教),下層犯人的飢餓、自我踐踏尊嚴,苟延殘喘地活著,唯一相同的是,他們都聞得到不時飄來的焚燒死屍味。這裡是最殘酷的人性試煉場。

  ──對二戰納粹和美國南北種族有不同觀點的參差對照:從美國南北種族之爭對比於希特勒納粹和猶太問題,並透過書中角色特別是美國南方白人丁哥、美國猶太後裔納森、以及集中營倖存者(波蘭白人)蘇菲等角色提出他們自身的看法,使讀者得到全面而多元的理解,從而能去思索戰爭、人性的本質。

  ──主角們的精神世界:每一個主角彷彿能作為精神分析的原型。蘇菲,應是受害者卻背負著加害者的陰影,其受殘的身軀與心靈,以及無限擴大的罪惡感讓她的生命同時存在著純真與虛妄;精神偏執患有躁鬱症的納森,躁症發作時是歡快激昂的發明家、鬱症發作時又是可怕的施虐者。蘇菲與納森間既是愛人又是再造者、贖罪的對象、又互為生命的窗口等...至死難捨。

  ──從書名來看,小說成功地闡述探討了「當人被迫在兩個同樣珍貴的事或物或人中放棄其中之一時,要用什麼標準去衡量兩者之間哪一個更有價值保留?」,「做出蘇菲的抉擇」(making a Sophie’s choice)更演變成為英文詞彙的一部分。

  ──曾在南非和波蘭遭禁。

名人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伍軒宏(政大英文系講師)、吳易澄(精神科醫師)、阿盛(作家、寫作私淑班主持人)、南方朔(評論家)、曹中瑋(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督導)

  威廉.史岱隆超越了自己的現實世界並跨越歷史和文化的界限,無論文學評論家和讀者都同樣將他推舉為繼海明威、福克納之後時代的最偉大作家。——《紐約時報》

  一個人在人生路途上,常常面臨必須有所抉擇的時刻。當他處於生死關頭時,他必須做什麼選擇?他必須忠於自己的信念,還是為求生存而犧牲道德和原則?當他被迫在兩個同樣珍貴的事或物或人中放棄其中之一時,他要用什麼標準去衡量兩者之間哪一個更有價值保留?這是「蘇菲的抉擇」探討的核心,而作者對此的闡述也使得「做出蘇菲的抉擇(making a Sophie’s choice)」成為英文詞彙的一部分,這應該是任何寫作者都難以想見的殊榮吧。

  在經歷過人生的許多悲歡離合,許多憂喜病痛後,「蘇菲的抉擇」深深觸動我。人常常在做過選擇後悔悟,更多質疑,如果當初...?可是,就像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所寫的〈未走的那條路〉(The Road Not Taken)一樣:眼前兩條路,我選了其中一條,便造就了以後種種的截然不同了。一旦做了選擇,就沒有回頭的機會。這是蘇菲的抉擇,也是你我的抉擇。──謝瑤玲(東吳大學英文系及政治大學英語系副教授)

  史岱隆試圖用布魯克林的斜切線,從美國的場景,探索納粹大屠殺的經驗,並想要跟美國南方的種族主義相連。小說的中段,講述蘇菲在奧許維茲的經驗,細密,充滿轉折,讓我們一點一滴進入蘇菲的苦難世界,也慢慢瞭解她,給予我們機會去「想像無法想像的」,想像歐洲最不堪歷史事件的具體空間。

  最後在前往丁哥家族繼承的農場路上,在往南方的路途上,蘇菲終於才能說出心頭最沉重的祕密,那就是「蘇菲的抉擇」,就是整本小說全力演繹出來的「不可能的抉擇」、無法選擇的選擇。──伍軒宏(政大英文系講師、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得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William Styron威廉.史岱隆


  1925年生於維吉尼亞州,畢業於杜克大學,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被譽為繼海明威和福克納之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1951年,長篇小說處女作《在黑暗中躺下》一問世就獲得美國文學藝術學會的大獎。1967年的《杜納牧師懺悔錄》為其贏得當年的普立茲文學獎。1978年由著名藍登書屋出版的《蘇菲的抉擇》成為美國當代小說的經典之作,被譽為「西方小說史上的里程碑作品」,為史岱隆奪得198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其小說慣於將死亡與性、殘酷與激情融為一體。另著有《漫長的行程》、《縱火焚屋》、《靜靜的灰塵》和《看得見的黑暗》等。

譯者簡介

謝瑤玲


  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東吳大學英文系及政治大學英語系副教授。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超過兩百本,代表作有《玫瑰的名字》、《英美兒童文學簡介》、《女教皇》、《花園宴會》、《標點符號全面通》、《最動人的英文》、《布萊森之英文超正典》、《死也要上報》等。目前從事教學、研究、論述,並持續翻譯,從不間斷。
 

 

內容連載

她知道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否則一旦被抓就完了。她按捺住狂跳的心,側身走進房間,步伐不穩地走了最後幾步,立即,她察覺到出了錯誤,在計策及時間上犯了致命的錯:當她把手放到收音機冰涼表面的那一刻,她便有種災難的直覺,像無聲的叫喊般充滿了整個房間。後來她不只一次回想當她碰觸那渴望已久的小東西的一剎那,她心中回想起,很久以前在花園裡聽到父親輕蔑地說:妳從沒有做對過一件事情。但她剛想起這句話的當兒,便聽到另一個冷靜的聲音由背後傳來:「妳的職務只讓妳在樓梯上上下下,這房裡可沒妳的事。」蘇菲隨即轉過身子,瞪視著愛咪。

那女孩站在衣櫥前,蘇菲從沒有在這麼近的距離看過她。她穿著淺藍色的內褲,早熟的胸部束在同色的胸罩內。她的臉既白又圓,像塊沒烤熟的餅,圈著鬈鬈的黃髮;她的五官漂亮但平坦,眼睛、鼻子、嘴巴看起來像是被畫在──蘇菲最初認為像畫在一個洋娃娃上,繼而又覺得像畫在汽球上。蘇菲瞪著她,心想:爸爸說的對,我總是弄糟每件事情;進到這個房間前竟沒有先看看是否有人。她好不容易才張口說道:「對不起,小姐,我只是──」但愛咪打斷了她的話。「用不著解釋。妳是進來偷收音機的。我親眼看見的。我看見妳想把它拿起來。」愛咪臉上毫無表情。她雖近於全裸,卻神色自若地探手從衣櫥裡拉出一件白色法蘭絨袍子穿上,然後轉過身來,得理不饒人地說:「我要告訴我父親。他會處罰妳。」

「我只是看一看!」蘇菲辯稱道:「我發誓!我經過這裡好多次。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這麼小的收音機。而且又這麼……這麼精巧!我真不相信它真的可以用。我只是想看看──」

「妳說謊,」愛咪說:「妳是想偷它。從妳的表情我就看得出來了。妳看起來就是想偷它,而不只是拿起來看看。」

「妳一定要相信我。」蘇菲的喉嚨已湧上鯁塊,全身虛弱疲乏,雙腿又重又冷。「我不會拿妳的……」但是她停住口,覺得這已無關緊要。她愚蠢地把工作弄砸了,再也沒什麼要緊的了。她所在乎的只有第二天與兒子的會晤,愛咪怎麼可以阻礙他們母子重逢?

+ 展開
大家也愛看這些書單

王文華:給7-12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王文華 童書作家,曾經是小學教師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10本

小熊媽:給7-12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張美蘭 親職教育作家、 閱讀推廣人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5本

昆蟲迷的必啃書單!【這科不能不學】

推薦人:呂育修(親子天下資深童書編輯)
適讀年齡:0-6歲,7-12歲,13-18歲
+16本

我要留言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