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
0 (0) 評價
確認
  • 作者:小大聯盟
  • 出版社:小大聯盟 出版日期:2016-10-14
  • 適讀:18歲以上
分享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 轉寄
  • 列印
本書介紹

◎紀錄推動繪本共讀的台灣民間團體「小大聯盟」,包括其成立的過程、理念與精神,以及聯盟所屬的各個「小大讀書會」、「小大繪本館」在運作過程中的歡笑與淚水。

◎側寫台灣繪本閱讀重要推手林真美,以及長年守護小大繪本館的前館長楊月燕,另外,還廣邀散居各地且世代不同的大大小小成員,用心寫下他們在「小大」的大小故事。這些故事不僅讓讀者了解親子讀書會背後的核心價值,也讓社會看到自主營運至今仍屹立不搖的各地「小大讀書會」和「台中小大繪本館」,是如何展現力量,對台灣親子共讀運動帶來正面的影響。

  想要開始與孩子親子共讀?
  如何自組親子讀書會?林真美老師專文開講!


  從小孩、繪本共讀出發,像「變形蟲」一樣的「小大讀書會」是一個「大大小小」齊聚一堂的讀書會,大人、小孩藉由共讀,平等共處,「沒大沒小」打成一片。每個「小大讀書會」應運「人」與「環境」而生,它可以是一株小草,也可以是一棵大樹,展現的是一片「可大可小」的風光。

  小大聯盟成員開枝散葉,在公私立圖書館、原住民部落、癌症病房……以原汁原味的方式朗讀繪本,這顆閱讀的種子更遠渡重洋飄到了馬來西亞。

  小大讀書會與小大繪本館在運作上具備獨樹一格的彈性,沒有來自任何專案與公部門的補助,營運至今。一路走來, 不僅 見證繪本的無敵魅力、也見證小大讀書會所激發出的女性行動力及他們為所在社區注入的的那股無形的活力。

  如今,「大手牽小手」的孩子們長大了,美好的果實經由他們繼續傳承、遠播。 這一群包括不同世代的大大小小, 歡喜成立「小大」二十餘載,並匯聚眾力,寫下了這段漫長的記錄。 透過文章,他們想與讀者分享他們在小大的美好經驗,並希望將閱讀的種子繼續遠播,讓更多的家庭在親子共讀中受惠,讓世世代代的孩子都能因為小大、因為繪本,而看見生命中的力量。

名人推薦

  《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是小大讀書會二十多年的成長誌、本地親子閱讀推廣的「野史」、臺灣居家客廳繼「工廠」之後再度換化為「圖書館」的二次變形記。……
  閱讀《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於我個人而言意義有三:首先,更為瞭解林真美的理念、小大讀書會的發展歷程與核心精神;再者,透過文字和照片與久未謀面但曾經熟悉的參與者和地景(綠園道旁小巷中的小大繪本館)再次相會,感動、激動也開心。三者,更堅定親子閱讀及童書推廣的重要,並對這塊島嶼持續懷抱希望。──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劉鳳芯――衷心推薦

作者簡介

小大聯盟


  1992年林真美在新店花園新城創「通泉草家庭文庫」,為「小大讀書會」之濫觴。此親子讀書會屢經嘗試錯誤,終得拓展,於1997年正式成立「小大聯盟」。

  小大聯盟以「原汁原味朗讀繪本」的方式推動親子共讀。二十多年來,全台各地都有小大讀書會走過的足跡,甚至在台中催生了全台第一個繪本圖書館「小大繪本館」。更於2012年,於馬來西亞成立了小大聯盟第一個海外分會。

 

目錄

序 繪本之力臺灣篇/劉鳳芯

第1篇 開天


為何小大?如何小大?
小大讀書會的成立、運作與發展/野良、張明純
「小大讀書會」的共讀理念/林以琳
那源遠流長的感覺,不曾斷過/林真美
大人大樹任你乘涼,小孩小草隨風逍遙 細數「小大繪本館」的創館歷程/譚淑娟
一座守護童年的繪本圖書館/莊世瑩
從「儒林小大讀書會小小組」到「小豆芽讀書會」/廖美玲

側寫林真美 小孩是林真美的啟蒙老師/張明純
側寫楊月燕 小大繪本館的掌舵手/譚淑娟

第2篇  闢地

一頭栽進繪本裡
小大朗讀,無添加!/林苑玲
由共讀而共育,共學而共生/詹琪芬
從說書歲月到繪本人生/簡素津
為愛朗讀/蔡明灑
讓人忘我的奇幻世界/陳育青

當年的小孩長大了
從「親子共讀」,變成「朋友共讀」/倪雅芃
在繪本花園裡成長的我/張明資
小大的點點滴滴/羅佳暄
追憶童年最美好的時光/李奕瑋
那些年,在小大/羅佳芊
特別的存在/詹沛庭
拜託,再讓我看一下就好了!/王伊汝
生命的重量/蔡承容
好多好多年/鄞涵錞
歲月匆匆,我還在書堆中/簡庭棻

成為有熱度的父母
不再是「目標性」的閱讀/鄭宜君
孩子讓我看到不一樣的繪本/邱永年
繪本,然後咧?/陳新
重新啟動我的童心未泯/郭羽萍

如何營造親子共讀的環境/林真美
如何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林真美
如何演奏繪本/林真美
如何成立「小大讀書會」?/林真美

第3篇 開枝散葉

繪本吉普賽女郎點燃新北市閱讀火種/簡素津
以繪本之名,走遍花蓮後山/陳麗雲
在安寧病房,為生命帶來了光/王浴
從同行到一方夢田,小大是火種/徐玉霞
從小大讀書會到新莊貓頭鷹圖書館/林以琳
馬來西亞的繪本奏鳴曲/王筱琳
兒童文化研究社推動兒童公民意識/許潔怡

附錄 「小大讀書會」年表
推薦序

繪本之力臺灣篇
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劉鳳芯


  《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是小大讀書會二十多年的成長誌、本地親子閱讀推廣的「野史」、臺灣居家客廳繼「工廠」之後再度換化為「圖書館」的二次變形記,當然,也是現代俠女真美帶著繪本四處撒花播種、開疆闢土的另類革命故事——現在不作興帶刀配劍了,尤其當女俠腰背不好時。書名的「力量」一詞貫穿全書、奔放四射、洋溢字間,既展現於小大讀書會在運作上獨樹一格的彈性力、繪本的無敵魅力、親子閱讀帶給大小參與者的感受力,也見證小大讀書會所激發的女性行動力及注入社區的活力。

  邀伴共讀是一件想來便令人快樂高興的事,書源與書籍尚易處理,搞不定的往往是human beings。此書令我印象深刻之一是真美坦率陳述小大讀書會從1992花園新城至今一路屢仆屢起的發展與反省,顯示這個讀書社團的有機特質;而有機,正是生命力的指標。小大精神中「可大可小」、「沒大沒小」所勾勒的不僅是小孩-繪本-大人之間的關係,也可隱喻讀書社團的運作與經營原則。誠如真美所言:大人和小孩乃因共讀的需要而聚集;回歸共讀,則讀書會的規模大小或運作長短,或能相對淡定。

  小大讀書會強調共讀——親子共讀、老幼共讀、揪社區居民共讀、邀新住民共讀、走進山區共讀、深入病房共讀——除了隱含社區營造概念、並為倡議公民發聲暖身蓄力,我認為從培養下一代閱讀力的角度言,小大讀書會仿若小型家庭圖書館、因起自草根、來自民間,規模小巧深具彈性,因此可落實閱讀實踐,彌補學校閱讀教學或官方閱讀運動之所缺。大人在共讀繪本過程中所扮演的,不僅是傳遞者,更是圖書館員、是有經驗的讀者。學校教育雖亦教導兒童如何閱讀,但礙於時間及班級學生人數眾多,總是無法深刻扎根、頻繁演示。偏偏閱讀這門技術的上手過程就如同中世紀的手工業,新手讀者需長時近身反覆觀摩老手讀者演示閱讀,再透過不斷模仿練習方能效尤;當小大讀書會的大人為孩子唸讀繪本,正是在展現如何閱讀,而朗朗書聲比起默讀又更能讓孩子見識書該怎麼讀,因此共讀活動是培養讀者的極佳管道。

  小大讀書會由共讀出發,進一步衍生共育、共享的概念,並積極結合社區,帶出在地動能,亦是小大讀書會的社團標誌。書中「闢地」篇收錄許多原本居家的全職媽媽見證,乃此書亮點;她們娓娓道出如何因為參與「小大」而改造了自家客廳、號召集結了鄰里街坊更多家庭、發出了聲音、讀出了自信、磨銳了眼光、也創造更活潑的親子互動模式。縱使這些小大讀書會女性參與者沒有挺身倡議公民權利,但我認為她們所成就的,絕不僅僅是人的聚集,而是改變社會的浪花、臺灣社會的進步力量。

  小孩是小大讀書會念茲在茲的核心、亦是繪本的主人;她/他們的心聲也呈現於書中,篇篇精彩。身為文學愛好者,我私心高興小大的孩子因童年的繪本薰陶(我認為啦!)或練就一手好文筆、或投身文學研究、或走入編輯出版領域;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孩子也因為童年培養的閱讀習慣而具備身處浮世的沉澱之道或面對低潮的強心之法;可見繪本閱讀確是一種安靜但厚實的滋養累積。

  閱讀《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於我個人而言意義有三:首先,更為瞭解真美的理念、小大讀書會的發展歷程與核心精神;再者,透過文字和照片與久未謀面但曾經熟悉的參與者和地景(綠園道旁小巷中的小大繪本館)再次相會,感動、激動也開心。三者,更堅定親子閱讀及童書推廣的重要,並對這塊島嶼持續懷抱希望。

  此書雖是一本彙整眾人聲音的文集,但結構清楚、行文流暢、口吻平實率爾真摯、充滿能量、極具感染力,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推薦之。

內容連載

為何小大?如何小大?
小大讀書會的成立、運作與發展
野良、張明純/共同整理
 
小大讀書會在台灣的催生,要從留日回台的林真美開始說起;但是要理解小大讀書會催生的背景,就不能不先好好了解日本「家庭文庫運動」的歷史與運動歷程。
 
日本的「家庭文庫」從1960年前後草創至今,已經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它是由民間發起的「親子讀書運動」之一環。1960年,日本的兒童文學工作者椋鳩十,有感於戰後的日本兒童除了教科書、劣質的漫畫外,鮮少有機會閱讀其他的好書,便發起「親子20分讀書」運動,要求大人每天最少陪小孩看二十分鐘的書。此運動得到了各地圖書館的配合,大人全力將當時的一些「惡書」──將經典文學作品予以簡約、改寫的粗糙版,以及將民間故事或傳記予以隨意竄改的書籍,逐出家中與館藏書架,鼓勵親子親臨好書,共享快樂的閱讀。結果,這樣的運動,不僅帶動了日後「家庭文庫」的發展,也扭轉了當時兒童把漫畫當成「主食」的情勢,並刺激了當時的圖書館員和出版者,使他們開始對自身的工作心生警惕,開始認真思索成人在兒童閱讀所應扮演的角色。
 
在「親子20分讀書運動」的推波助瀾下,當時一些有經濟力的文化人(兒童文學工作者、作家……等),為了「讓兒童身邊有好書,並常與美好的繪本相遇,紛紛加入成立「家庭文庫」(家庭式迷你圖書館)的行列。這些成員,幾乎都是於1947年至1955年間,在新制中學或新制高中裡受過戰後第一波「民主教育」洗禮的女性。當時,她們正處在撫育幼兒的階段,有感於社會百廢待舉,又受到民主教育中「尊重個人價值、強調自主精神」的鼓舞,遂用實際行動,參與了社會的再造運動。
+ 展開
大家也愛看這些書單

【繪本小情歌】推薦6大類低年級書單,培養孩子「坐得住」的能力!

推薦人:汪仁雅
適讀年齡:0-6歲,7-12歲,13-18歲,18歲以上
+19本

小熊媽:給7-12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張美蘭 親職教育作家、 閱讀推廣人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5本

昆蟲迷的必啃書單!【這科不能不學】

推薦人:呂育修(親子天下資深童書編輯)
適讀年齡:0-6歲,7-12歲,13-18歲
+16本

我要留言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