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相對論
5 (1) 評價
確認
  • 作者:奧斯卡‧柏尼菲
  • 繪者:賈克‧德普瑞
  • 譯者:李耘天,李逸庭
  •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5-03-30
  • 適讀:7-12歲
分享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 轉寄
  • 列印
推薦理由
張淑瓊:酷熱的日子在冷氣房看《哲學相對論》,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書的一開始說:「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想事物的反面?如果沒有反面來對照,我們是沒辦法思考的。」透過一組組正反對應的觀念,讓被晒昏的腦袋……清醒。
本書介紹

  我們從小就會透過相對來學習:高矮、冷熱、明暗。

  隨著年齡漸長、認知逐漸發展,對世界的瞭解與困惑日漸增加,抽象思考的能力也日漸增強。但是,我們還是需要用相對的方式,來瞭解這個世界:單一與多元、有限與無限、實質與表象、理性與激情、自我與他人、身體與心靈、主動與被動、客觀與主觀、原因與結果……

  《哲學相對論》提出了十二組相對的概念,搭配繪製精美、構思巧妙的插畫,引發年輕讀者進行合理的思考,並透過討論做出有效的表達,省視自己的看法。

  哲學基本上是一種說理的練習,《哲學相對論》的目的則在練習說理的能力。當年輕讀者逐漸熟悉這樣的說理方式,將有助於發展思考、表達、有效溝通等一生受用的習慣。

 

作者簡介

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

  大學念生物,巴黎索邦大學哲學博士,這些年來一直在推廣「哲學實作」,針對成人和兒童設計思考訓練課程,成立哲學實作學院(Institut de Pratiques Philosophiques),在世界各地的學校、企業、安養中心、監獄帶領工作坊。柏尼菲在這方面已經出版了超過三十本書,並譯成二十五種文字出版。 繪者簡介 賈克.德普瑞(Jacques Despres)

  德普瑞受過專業美術訓練,1990年代投入動畫製作,作品橫跨紀錄片、電玩、建築和裝置藝術。

 

譯者簡介

李耘天

  出生於瑞士,目前旅居法國,就讀於巴黎近郊的高籬笆中學 (Coll?ge les Hauts Grillets)。

李逸庭

  李耘天的爸爸。曾任教於瑞士洛桑大學、法國ESSCA高等商業學院,目前任教於西班牙IESE管理學院。

 

目錄

單一∣多元
有限∣無限
實質∣表象
自由∣必然
理性∣激情
自然∣文化
時間∣永恆
自我∣他人
身體∣心靈
主動∣被動
客觀∣主觀
原因∣結

 

前言

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想事物的反面?

  如果沒有反面來對照,我們是沒辦法思考的。這本書就是建立在這樣的需要上。

  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相對比的事物。

  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發現,有些觀念不只彼此對立,也互相包容:高的相反是低,冷的相反是熱,陰暗的相反是明亮。

  長大後,我們的思想變得更精細,可以理解更抽象的概念、更複雜的想法。但是我們仍然需要藉著「相反」來思考。不管是小孩子或大哲學家,我們的心靈都是由這些廣泛而普遍的相對的事物所構成,心靈也因此才有可能進行思考。如果不把身體和心靈相對比,不把無限和有限、實在和外表對比,我們又怎麼了解心靈、無限、和實在是甚麼意思呢?

  這告訴我們,每一對觀念都是彼此需要、缺一不可的,就算我們覺得其中一個比較明顯或比較重要,而另一方讓我們感到驚恐或無法想像。為了避免這種緊張關係,我們有時候會融合反面的觀念,忘記對立,或是把相反的事物看成是互補的──何不試一試這麼做呢?

  讀這本書就像在動腦筋思考一樣,藉著文字和圖片,我們享受透過思考反面而了解事物的整體所帶來的樂趣,也享受到觸碰自己思想極限的喜悅,這種樂趣是不分年齡的讀者都可以得到的。

 

編者序

  《哲學相對論》的敘述策略很簡單:先用孩子可以了解的說明來定義要討論的概念組,釐清其中可能的問題,比較兩者的差異,也會稍微提到為什麼要討論這組概念。

  在這裡,我們則試著綴補概念背後的可能脈絡,讓親子或師生能一起提問、思考、討論。為了讓對話與討論順利展開,我們除了簡短說明每個主題,並擬出若干可以探討的問題之外,也大略解釋了相關的概念。讀者若是有興趣、想做更多的討論,可以參考相關議題的延伸書單,或是從這本手冊提供的線索進一步搜尋。

 

導言

給教養者的使用建議

哲學是一種探究與說理的活動

林偉信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顧問

  這是一本包含許多重要哲學概念討論的兒童哲學小書。書雖小,但對我們的兒童來說,論述內容的抽象度可能會較高,部分文字也可能稍嫌艱難。如果孩子可以一個人靜靜地耐心讀它,那真好。但這樣的哲學小書,我們認為它或許更適合由教養者陪伴兒童共同閱讀與討論。

*兒童的哲學活動是一場思考操作的體驗活動

  我們在帶領兒童做哲學活動時,主要的重點並不是要對兒童傳遞哲學知識,而是要讓兒童藉由閱讀討論,去體會哲學的活動,熟悉思考的操作,從中去學習哲學思考的態度與方法。也因此,教養者在陪伴兒童閱讀這本小書時,不必擔心自己的哲學知識不足,無法給予兒童正確的哲學知識,也不要把它當做一本兒童的哲學教科書,硬要兒童逐字誦讀,強加記憶;而是要把它當做引導兒童閱讀討論的中介媒材,在共同閱讀中發掘出可供討論的問題與趣味。

  所以,在陪伴兒童讀這本書時,只要兒童能瞭解書中字詞的意思,教養者就不必太急於強求兒童一定要通篇熟記、理解,而是要積極鼓勵兒童對於書中感興趣或有疑問的地方,只要是他認為值得提出來的東西),都可以提出來分享與討論,大家一起來追索與探究。 

*閱讀討論的探究過程

  在討論時,陪伴閱讀的教養者,(一)可以請兒童先就他為何會在文本的閱讀中有這樣的分享與提問,做一些簡單的說明。【藉此,兒童可以將他的分享與提問,和文本內容做關聯性的連接說明──或是提出異議,批駁文本內容;或是說明感受,贊同作者觀點。】

  然後,(二)針對兒童的分享與提問,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教養者可以用「追問或再提問」的方式(像是「你為什麼會這樣認為?」、「你這樣的看法有什麼根據?」、「一定要這樣嗎?」、「有沒有別的可能?」等),請兒童對他的看法或觀點,清楚明確的去找理由、尋證據、做說明。【藉此激勵並要求兒童做出合理有效的思考。】   而在討論的過程中,(三)教養者可以運用成年人對於語言熟稔的優勢,協助兒童釐清他們的陳述,讓兒童能更完整、有效地表達自己想說的話。而在協助釐清的過程中,教養者切勿強行灌輸兒童成人的觀點,只要將兒童的表達以較清晰的語彙複述一遍,然後,再詢問兒童:「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或者,「我有沒有理解錯你的看法?」等)即可,讓兒童的思考與探索隨自己的關切重點自由流動。【藉此,讓兒童有機會重新省視與確認自己的看法,並做出有效的表達。】

  透過反覆操作上述的討論過程,讓兒童逐漸熟悉哲學思考的特色:在態度上,要能不習以為常,對於疑惑或感興趣處,更要能勇於提問,並進行追索與探究。在思考時則要能針對問題「找理由、尋證據、做說明」,幫自己尋出一個合理的說明與解釋。

*學習作者「說理」的方式

  教養者除了可以把這本小書視為引發兒童閱讀討論的中介媒材之外,教養者也可以引導兒童去注意與學習作者處理問題的方式。

  在這本書中,作者每一章節都有很一致的書寫方式。

  作者會先針對每一章節的「標題字」做「字詞內涵」(純文字說明)的描述與解釋,然後,再就這些描述與解釋舉出「實例(物)」,來做說明佐證;接著再從中思考兩個概念之間的關聯與問題。這種陳述方式是一種很完整且具說服力的「說理」方式。

  基本上,作者在整本書中試圖對一些彼此相對立的重要哲學字詞(概念)下定義,而在「定義」每一個字詞(概念)時,作者都會先以「內涵定義」【也就是以文字解說字詞內容的定義方式】來解釋說明該字詞的意思,然後,再以「外延定義」【也就是以舉出實物的定義方式】指出該字詞所指涉的實物,讓我們透過實際的例證,對該字詞能有更清楚的瞭解與掌握。

  哲學基本上就是一種說理的練習,也因此,當兒童逐漸熟悉並學會作者這樣的說理方式時,將會有助於兒童的思考表達,以及和他人的有效溝通。

  總之,這本小書不僅是一本可以透過閱讀討論,引導兒童親身實踐與體驗哲學思考的活動,更可以在閱讀中教導兒童仿傚作者做出有效「說理」的一本好書。

 

討論範例「單一與多元」

*討論問題的擬定

  讀者在底下所看到的是我和幾位國小高年級的學童,針對書中「單一與多元」的篇章進行討論的部份實錄。

  在討論前,我們先輪流接力誦讀完文本,並確認參與的兒童對文字的理解都沒問題之後,才開始進行討論。

  為了避免兒童對這種有點艱澀的哲學文章,不知該從何聊起,我在帶領兒童討論前,通常都會預先設計幾道提問,要是兒童找不到問題討論時,便可派上用場。但在過去的帶領經驗中,我知道這些提問常是備而不用的,因為兒童自會發展出他們有興趣的討論議題,以及符合自己思考節奏的討論方式。

  我這次準備的「以備不時之需」的提問有:

  1.除了文章中所提的「班級」和「機器人」外,你覺得還有什麼樣的例子可以用來說明「單一與多元」?

  2.你覺得我們在看東西的時候,為什麼要分別從「單一與多元」的不同角度來看,這樣的觀察角度對我們看東西會有什麼好處?

  3.你覺得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或是必須)以「單一」的角度來看東西?而又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或是必須)以「多元」的角度來看東西?

  4.我們分辨了一個東西「單一與多元」的兩種面向,要做什麼?或者,能做什麼?

*討論實錄

  討論一開始,我先問兒童對於文章的內容有什麼感興趣或疑惑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兒童A立刻發言,他說他很質疑文章中提到的一段話:「我們認識的所有東西都同時是一個單一物件,也是很多事物的組合。」他懷疑「文章說的是『所有東西』,真的都是這樣嗎?會不會有些東西,它只是『單一』的,而不是組合的?」

  針對他的提問,我發現有些兒童的表情,顯示出似乎並不是很瞭解他所提的問題。所以,我就請兒童A能不能把他的意思說得更清楚一些。

  兒童A解釋說:「我的意思是說有沒有可能有些東西只能以『單一』來看,它沒有辦法再多元地細分為其他東西的組合了?」

  我說:「對,好像應該有這種可能喔!但你覺得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找出這個東西呢?」兒童B順著我的提問立即回答:「按照文章中的說法,我們可以把一個單一的東西,多元地分解為幾種其他東西的組合。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再將其中的一個組合物視為單一,再看看它又是由哪些多元的東西組合的。這樣一直分解下去,我們最後就能找到一個不能再分解出組合物的單一物件了。」

  我稱讚他,「這方法似乎很不錯,我們要不要找一個實際的例子來玩玩看?」

  兒童A說:「那就用『心情』這個東西來分解看看吧!我們『單一』地來看『心情』時,它是『一個』心情,但心情卻又是由多元的喜、怒、哀、樂等各式各樣的情緒元素所組合而成。」他接著說:「因此,我們又可以以『單一』的方式來看『喜』,分解『喜』,看它又是由哪些多元的元素所組合而成的?」

  兒童C立刻接話:「組成『喜』的元素也可以有很多元啊!像是媽媽看到哥哥結婚會『喜』、弟弟考試考一百分也會『喜』、我吃到好吃的東西也會『喜』,這些都是構成『喜』的元素!所以,『喜』也可以從多元的組合來看。」

  兒童A反駁說:「你說的是『喜』的原因,而不是構成『喜』的元素。原因和元素是不同的。」

  我問大家:「沒錯,原因和元素應該是不一樣的喔!但它們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

  兒童B解釋說:「原因是一個事情發生的理由,元素是構成一個東西的條件。」

  我說:「說得真好!它們真的是不一樣。那你們認為構成『喜』的元素應該有哪些?」

  兒童D回答:「構成『喜』的組合元素應該是嘴角微笑、眉毛上揚、眼睛發亮等等的這些元素。」

  兒童B有點困惑的說:「嘴角微笑是『喜』的元素?但有時候『喜』並不一定要『嘴角微笑』,因為,有時候我們很感動、很高興,感動、高興到哭了,喜極而泣,那時候嘴角不一定會微笑,但這也是『喜』啊!」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認為D同學講的就不能算是『喜』的組成元素囉?」我追問的說。兒童(B)辯解的說:「也不是啦!我是說它只是一個可能的元素,而不是一個絕對的元素?」

  我繼續追問:「什麼是『可能的元素』?什麼又是『絕對的元素』?」

  兒童B回答我:「可能的元素就是它是一個東西的其中一個元素,但沒有它,這個東西還是會在;絕對的元素就是一個東西一定要有這個元素,沒有這個元素,這個東西就不會是這個東西了!」

  「能不能舉一個例子說看看?」我做了邀請。

  兒童A對我的問題做了回答:「像是我們『人』,頭髮就是它的可能元素,一個人沒了頭髮,光頭還是人。但是生命就是一個人的絕對元素,一個人沒有生命,我們就不會叫他是人了。」

  我問大家:「所以,我們在找組成一個東西的多元元素,應該是在找絕對的元素了!」「是的!」大家都同意。

  「好吧!那我們再來看看『喜』這一個單一的東西應該是由那些絕對的元素所組成的。」我繼續提問。(討論持續進行……)

 

*討論過程的反思

  這是我和幾位兒童針對「單一與多元」這一章節進行討論的部份記錄。在這次的討論中,我的陪伴態度跟過去長期參與兒童閱讀討論的情況是一樣的,基本上,我扮演的只是一個「協助兒童釐清語詞意義」,以及不斷提供「提問與追問」的角色。我想藉由「協助兒童釐清語詞意義」,讓兒童的提問與表達能更清楚明確,同時,我也試圖在不斷的「提問與追問」中,讓團體的對話與討論得以發展下去,也讓兒童在問題中能持續思考。

  而在這次的討論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只要教養者在陪伴兒童進行討論時能耐心等待,給兒童自由思考與自在表達的機會與空間,並且,(二)在討論中,不要急著想要強加表現教養者自己的看法,或對兒童的發言做干預與批評,兒童自會逐漸找出自己所關切的問題以及如何處理問題的方法。以這次討論來說,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兒童在思考上有幾個令人驚豔的表現:

  1.我們可以看到兒童有覺察問題與發覺問題的能力。(在以「所有東西」做開頭的全稱語句中,想去找出「例外」的存在。)

  2.我們可以看到兒童針對問題,具有發展解決方式的能力。並按照自己的設想,嘗試驗證所提出來的解決方式是否有效。(想在不斷的再分解中,去找到一個不能再分解的「單一」之物。)

  3.我們可以看到兒童在思考過程中,會去對自己所提出的論點做分類與比較。(像是「原因與元素」、「可能性的元素與絕對性的元素」等。)

  4.我們可以看到兒童有能力針對抽象的說明,舉實例做佐證。(像是對於「可能性的元素與絕對性的元素」以實例做說明。)

 

*教養者陪伴閱讀討論時的態度

  這是一本想要引導兒童養成思考探究習慣的兒童哲學小書,所以不要想一成不變地把這本書的內容與結論,當做知識來教會兒童,或是強要兒童記住書裡面所說的一切;因為,這樣的作為恰恰好正違背了這本兒童哲學讀物的基本精神──在思考中,讓兒童自由自在地質疑、思辨與批判,從而建立起自己的思考觀點與思考習慣。也因此,教養者在運用這本書,陪伴兒童進行閱讀思考與閱讀討論時,要瞭解這本書基本上就只是一本試圖引導兒童進入思考與討論的中介圖書而已,所以,當兒童讀了它、想了它,但在討論中卻跳出了它的寫作內容,發展出自己的思考主題時,此時,請尊重兒童的關注興趣,以及他們獨特的思考走向。而也因為你的尊重,兒童就會在這種不斷操作的思考、討論的練習中,終會養成「為自己思考,以及為自己的思考找意義」的習慣。

 

林偉信,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教育哲學」、「兒童哲學」、「哲學與人生」等課程,並擔任台灣兒童閱讀學會顧問、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深耕閱讀」顧問。著有《兒童哲學》(與柯倩華合著)、《故事、閱讀與討論:一個「兒童哲學」式的觀點》、《怎麼說都說不聽?:日常教養語彙的哲學分析》、《說故事: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也在國語日報撰寫「向哲學探險趣」專欄,對兒童介紹「哲學」。

 

 

+ 展開
大家也愛看這些書單

林怡辰:推薦小學高年級書單,提升孩子閱讀程度

推薦人:林怡辰 資深國小教師
適讀年齡:0-6歲,7-12歲,13-18歲,18歲以上
+96本

3~6歲兒童繪本推薦:幼兒最有感的4種繪本類型

推薦人:小大讀書會 小大讀書會聯盟
適讀年齡:0-6歲,7-12歲
+18本

陳安儀:給13-18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陳安儀 親職教育專家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5本

我要留言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