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小一的兒子,吃飯、寫功課、上床睡覺總是慢吞吞,一直唸也沒用,怎麼溝通比較好?
在教學現場中,常常觀察「慢郎中」分成兩種。一種比較容易分心,想做一件事聚焦流程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做了第一個步驟,要隔一陣子才能想到下一個步驟,做的時候又發現自己又漏了什麼,一來一回花了很多時間。
另外一種已經慢吞吞形成習慣。反正太慢的話會有家人在身邊等我、督促我,皇帝不急急死太監,拖延結果對自己有好處(像是就不用吃飯、不用集合等),對拖延造成他人的不便沒有感覺,且就算最後來不及的結果需要承擔,家人也會協助他,不用他自己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