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The Bologna Childrens Book Fair)自1964年開始舉辦,規模龐大、參與國家眾多,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畫風,成為全球童書出版界和插畫家交流的盛會,是世界最大的童書展之一,今年(2017)將於4月3日至4月6日舉行。
自1967年開始,波隆那書展在展期間同時舉辦波隆納插畫展(BOLOGNA ILLUSTRATORS EXHIBITION),並評選出該年最優秀的插畫家,堪稱為插畫界的奧斯卡。每年全球頂尖的出版社都會聚集在此,畫家們得以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各國出版社,而出版社也視插畫展為「尋覓天才畫家的機會」。
今年臺灣由鄧彧(紙上行旅)、吳睿哲兩位插畫家入選波隆納插畫展,一起來看看兩位傑出插畫家的作品。
入選插畫家:鄧彧(紙上行旅)
入選作品:回家 Way Back Home
鉛筆、Adobe Photoshop/ Illustrator
「回家」源自Hope Egg公益創作計劃,藝術家以「臺北」為主題做藝術創作,透過企業認養作品將所得捐給自閉兒社福團體,執行此項計劃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對於自己成長的城市似乎不是這麼了解,這個地方的樣貌是什麼?構成這些樣貌的因素又是什麼?我用怎樣的角度去觀看這座城市?在這些疑惑之下,進而構思了這系列的創作。
「回家」想表達的是一種歸屬感,透過城市日常運作的狀態,以一天為單位,以臺北為範圍,以行政區域為路徑,把「回家」化成一場冒險,一種尋找的方式,探尋自己的屬地,對生長地做一個自我陳述。「臺北」,一個帶有些許矛盾情感的城市,這個城市有來自各地的人,因為工作、為了求學,又或者只是路過,不同的因素讓大家交集在這裡,有的因此成為臺北人,有的則選擇從這裡離開,無論哪種原因,臺北或許都曾是你我的一個「家」。
回家 Way Back Home 01
回家 Way Back Home 02
回家 Way Back Home 03
回家 Way Back Home 04
回家 Way Back Home 05
個人簡介:
鄧彧,臺灣插畫家,新北新店人,在臺北求學與成長。喜愛紙張、印刷與旅行,以及各種實驗性質的創作。
現為鄧彧藝術設計工作室負責人、紙上行旅品牌創辦人,專職插畫與平面設計的工作,並不定期發行品牌商品,希望透夠商品本身讓更多人認識紙張的美。
▲鄧彧創作的工作室一角(鄧彧提供)
作品網站:
www.behance.net/tengyu
fb.com/papertravel.TY
出版書籍:
▲鄧彧提供
▲鄧彧提供
目前「回家」正於高雄展出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觀展。
WAY BACK HOME Solo Exhibition of Illustrations by Teng Yu
時間:2016.12.03 - 2017.02.06 / Mon - Sun 11am - 7pm
地點:25Togo Bright 3F / 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4號3樓
入選插畫家:吳睿哲
入選作品: 牧羊人說再見 Shepherd said goodbye
複合媒材
此系列作品收錄於徐珮芬的詩集《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啟明,2016)。起初在看完整本詩集後,我有我自己的解讀,並且在腦海中已經產生了我自己的故事。雖然它們被擺放在書的各處,看似是為每一首詩所單獨繪製的插畫,但其脈絡都有跡可循。此次參賽的五張圖,我將之重新編輯排列,將此系列命名為「牧羊人說再見」,這是一個關於告別的故事。
牧羊人說再見 Shepherd said goodbye 01
牧羊人說再見 Shepherd said goodbye 02
牧羊人說再見 Shepherd said goodbye 03
牧羊人說再見 Shepherd said goodbye 04
牧羊人說再見 Shepherd said goodbye 05
詩集《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啟明,2016)
個人簡介:
吳睿哲,一九九二年生,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目前就讀於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亦為自由工作者。貓奴,旅行者,寫作路上的失蹤兒童。曾獲德國紅點視覺傳達設計獎、美國3x3 International Illustration Show、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全球插畫獎⋯⋯等,並曾受邀參加寧波文化博覽會、首爾潮流工藝展等。散文曾入選《九歌100年散文選》(九歌,2012)。
作品網站:http://cargocollective.com/wujuiche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wujuiche.tw/
▲吳睿哲提供
▲吳睿哲創作的工作桌(吳睿哲提供)
Q:平常會看哪方面的讀物(不限紙本)或從事哪些活動來幫助發想與創作呢?
吳睿哲:我通常是看到什麼畫什麼,發想的過程就是一直嘗試,直到自己滿意或是找到合適的方式。今年六月去日本京阪旅行的時候,剛好遇上已故插畫大師安西水丸的展覽,記得展場裡貼著一句他曾經說過的話,影響我非常多,大概的意思是:「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東西畫下來而已。」
Q:最近看到最好看的一本書?
吳睿哲:《椅子》梅新詩集(成文,民68)。前陣子在圖書館翻到這一本很久以前的詩集,起初是封面與內文編排的質樸吸引我,爾後我仔細閱讀後也覺得很喜歡。「一立方公尺的垃圾/是一立方公尺的雲」(一八一巷之一)、「妻是午夜後的情人/夢也是的」(夢)。因為時代背景不同,從我的角度看這些文字的過程很有趣,也在這些文字裡看見了許多有趣的畫面。
Q:最喜歡的一本圖畫書?
吳睿哲:由Silvana D’Angelo所寫、Valerio Vidali所繪的《Senza nome》,Topipittori出版。Valerio Vidali是我偶然在網路上發現的義大利插畫家,他的繪本利用多媒材,且把所有不同的媒材都處理得非常恰當,另外我覺得他的構圖與造型也是非常富有詩意的,這是我最最喜歡的。
Q:最欣賞的插畫家是哪一位?為什麼?
吳睿哲:Beatrice Alemanga。她一直是我的女神,她敘事的方式、使用拼貼的技巧、顏色與造型的掌握⋯⋯總是在每一本她所出版的繪本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各有不同,卻總是恰到好處。看她的繪本是很享受的過程。
Beatrice Alemanga 的繪本作品之一《巴黎的獅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