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不知道跟小朋友講什麼故事?
常常故事一講開頭,小朋友就開始抱怨:「又是小紅帽?」
於是,你害怕床邊時間,更害怕孩子用祈求眼光看著你,心虛的不知如何是好。
而,孩子的童年,是一去不返呀。
還好,還好,林世仁這本《精靈製造機》適合推薦給大家。
如何寫童話?
這幾年,我教小朋友寫童話。
寫童話有什麼方法嗎?在我初學寫童話時,因為也不是學院派出生,寫法多半是土法煉鋼:看很多很多的古典童話,然後就開始寫童話(寫到現在也出了很多童話故事了)。
但是,教小朋友寫童話,好像不能這麼搞(當然,這樣搞很輕鬆嘛,去去去,去把格林童話全集讀三遍,讀完你們就會寫童話了),但是不土法煉鋼,有別的招式嗎?
沒想到,有一天,林世仁老師到我們學校演講,那天把他送去坐車,我一回到家,乖乖隆得咚,我家書桌就跳出一本他剛出版的新書《精靈製造機》來。
是林世仁老師請精靈送來的?
是林世仁老師在他家製造好,然後用任意門送來?
我和林世仁老師算是熟的朋友了,說熟,有一大半是透過他的作品,從他早期的作品《十一個小紅帽》,到現在這本《精靈製造機》,幾乎他的書我都看過,也都介紹給小朋友讀過,我也常邀請他到校跟我們小朋友講講詩、童話與生活。
就這麼巧,在這個春天沒下雨的日子,我剛跟他說了一天話,回到家立刻拜讀他的大作,哇,多奇妙的感覺呀,好像白天聽他說話不過癮,回來繼續打童書電話似的。
這個春天,我在學校辦了一場「春天讀詩節」;我特別請世仁老師來分享他的詩,我想請他把故宮文物和詩結合在一起。他說沒問題,把A+B恰好是他靈感的來源,而這本《精靈製造機》就是名詞+名詞=童話的結合,一件事引發另一件事,這是標準的蝴蝶效應,這樣的效應,大可在巴黎引起一場地震,小至世仁老師講了一場演講,又創作出一本童話。
這本書裡,整個以音樂當主軸,世仁老師拿黑膠唱片加國語辭典做主角來串場,黑膠是錄音帶之前的產物,國語辭典是電腦辭典未出世時的大物,請這兩位古早主角來串童話的場,就像童話精靈配上工業製造機一樣「又現代又傳統的怪怪好可愛」。
精靈製造機來了──
故事一開始,一位作家,在家聽黑膠唱片,神奇的是,偶爾會有特別的音樂引發他家的辭典開始跳舞,跳完了,還自動翻開,出現數十條有趣的童話辭條:
例如聽了協奏曲,出現了:口水精靈、打火機精靈、精而不靈精、罐裝精靈……
聽了科隆音樂會,出現字母泉、翻譯口香糖、文字雨、標點符號沙漠……
孟克的音樂,讓辭典出現:饅頭樹、心情搖椅、黃鼠狼神仙、時間種子……
每一塊黑膠唱片,引發一連串的想像大集合,於是就出現一則又一則天馬行空的好童話。
例如下文字雨。
有一天,真的下了一場文字雨。
下的千真萬確的「雨」字。
從一開始的雨字,慢慢變成了其它的字,像日,像月,像山,像水……
像是字典被打翻了,天空落下一堆字,淅瀝瀝,嘩啦啦。
字跟字會結婚,例如日和月成了明。
字和字應該也會吵架,例如架就拆成加和木。
字和字也會組合成句,於是雨會寫詩。
這些雨剛開始也組合不好,但他們像孩子一樣,越寫越好,最後開始寫起小說,而且是連載小說,那結果……
或許你會想要問:「為什麼我回家播音樂,我家的辭典不跳舞?不會出現怪怪的童話辭條?」
答案很簡單呀:
一, 你不是林世仁,童話精靈不找你。
二, 你沒有林世仁的童心,國語辭典不敢現身。
想讓你家國語辭典也來跳舞,其實也不是沒方法啦,只要你先去買回這本《精靈製造機》,每天飯後睡前念給孩子聽一遍,有空跟著世仁老師的品味,聽完孟克、鄧麗君加上與你們家小朋友合唱《我的家庭真怪異》,啊不好意是,是《我的家庭真幸福》,或許有一天,你家的國語辭典也會跳舞,椅子會唱歌,而壁虎都會自己排隊幫你鼓鼓掌。
適讀:
這本書,適合給孩子讀,讓他們學學世仁老師製造靈感觀察想像的方法。
這本書,更適合給老師讀。老師們讀完書,講完故事給學生聽之後,記得帶孩子們從那幾百個有趣的辭條裡,挑幾條出來寫,鼓勵孩子自己利用童話公式寫寫看。
當然,爸爸媽媽更該好好讀這本書,是的,好好的讀。看了林世仁老師的童話後,很難不激起爸爸媽媽那種彼何人予何人,想說故事的人亦若是的雄心壯志,今晚孩子要去睡了,你就翻閱一下《精靈製造機》教你的童話公式──
A+B=C,或是挑裡頭一兩條有趣的童話辭條,包準你就能輕鬆說出幾則讓小朋友佩服到立刻睡去的故事功力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