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台生育補助、育兒津貼及幼兒就學補助全蒐羅>>立刻查詢
當你一直聽到孩子言談中或生活中,不時提到卡通或漫畫時,除了幼稚、沒有深度、休閒娛樂罷了、跟朋友聊天有話題..這些想法外。你曾經想過孩子在某些階段,特別喜歡看某一類的卡通情節或人物,對他而言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曾經有個小女生透過卡通「真珠美人魚」投射了她對同伴的渴望,她說她最喜歡裡面的露雅公主,因為露雅有好多的朋友,而且只要遇到困難,她和她的好朋友們就會一起用各種方法解決難關。這個小女生當時在生活中的困擾就是在學校適應不佳,別人是希望趕快下課遊戲或跟朋友玩,她則是因為下課沒有伴,希望快點上課好消除她孤單無聊的感覺。
因此像露雅那樣有好朋友,甚至有朋友挺她,是她最大的渴望。因此「想要有朋友」是她當下的生活目標,做點什麼事可以幫忙自己有朋友,就成了她很具體的努力方向。
有很多小男生很喜歡「犬夜叉」,有一次我很認真地看了這本漫畫,發現裡面內容超級豐富的:兼具妖怪(衝動)及人性(善良)的犬夜叉是半妖,原本渴望透過寶物(四魂之玉)把自己變成真正的人類與心愛的人在一起。
但因為一場誤會,犬夜叉遭受莫大的背叛,因此他渴望透過寶物(四魂之玉)把自己變成妖怪,變得更強並且不受迷惑。但好朋友阿籬出現了,當被阿籬瞭解與關心後,慢慢地犬夜叉恢復了對人性的信任,能為別人難過而有所感觸,瞭解什麼是堅強、什麼是溫柔。雖然他有人性善良的一面,及妖怪邪惡的一面,但他之後選擇用人性的方式過生活。
吸引這些孩子的到底是:在犬夜叉身上的衝動與善良,他們看到了自己(有些時候衝動暴怒,有些時候又溫和懂事)?對於犬夜叉的情感受傷後,所呈現不信任或攻擊他人,他們深有同感?或是看到犬夜叉的衝動與對人的不信任,能被阿籬的母性能量包容與修復?還是從犬夜叉身上發現即使不透過寶物,自己仍是具有強大的力量,對自己的生活握有極大的掌控權?這些有可能是孩子心中有所感的部分,但也有可能他們仍不知道尚在發酵的情感。
不可諱言的,對孩子而言,對他們有意義的片段,可能撞擊到他們過往的生活經驗或凸顯出他們的需要或情感。
因此陪孩子聊他們喜愛的卡通,或許是個可以接近孩子的入口。如可以問問他們:「裡面最喜歡哪一個人物?」「為什麼他會那麼吸引你?」「他曾經做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裡面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個片段?」甚至在他們對裡面的情節哈哈大笑時,問他們:「剛剛裡面什麼情節讓你笑得這麼開心啊?」
接下來或許你也可以問問孩子,他欣賞的對象用了什麼方式克服難關?或是他也希望跟他欣賞的人一樣嗎?在生活中做點什麼事可以朝這個目標前進呢?甚至你不需要做什麼,只要陪著他一起笑、一起罵,在過程中他自然會跟你分享他的想法。
孩子很厲害,會透過不同的媒介在傳述他們的需要或想法,他們透過卡通或漫畫找到共感的經驗,投射自己的情感,也可能滿足了在生活中不容易實現的冒險與獨立等需求。這是孩子接觸現實世界的窗口,他們很自然地打開了一扇窗,我們要怎麼善用這份體驗,似乎是可以營運的。
*本文由友緣基金會授權親子天下刊登,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