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框」有局限的印象,覺得那是被收服、被框限的,沒有延展的空間;人們對於「框」也有藏匿的感覺,電影《總舖師》中,女主角一有心事就想躲進自己框裡的世界,她用紙箱套住自己,在黑暗中幻想自己身處異地。兒童讀本《化裝遊行》裡,臉部有舊疤的娜狄雅,總是被同學排擠,甚至被取了「巫婆」的綽號。一次化裝遊行中,她用垃圾桶套住自己,害怕被嘲笑的她躲進自己框裡的世界,那代表著「安全」。
我問女兒框裡的世界是什麼?黑黑的?安全無慮的?都充滿負面情緒嗎?如果在黑暗中戳一個洞,讓光線有了入口,這光源的亮點因此有了不同變化,它可能讓黑暗變得更亮,可能與事實相反,而有了另一個相反的景象。
我們讓女兒用紙箱做一個有如相機的框,把紙箱塗得黑黑暗暗,在與前頭紙盒鏡頭之間用描圖紙相隔,並在鏡頭前端戳一個小洞。光線透進箱子裡,孩子看見了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影像。我看孩子熱衷玩著這作品,心裡想著,多希望孩子長大面臨黑暗困境時,身為母親的我也能如那個小孔,適時給她們一點光源,讓事情有了不一樣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