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五月二十四日早上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會考將在原有的三級中,增加次級標示。
也就是說,會考原本三級精熟、基礎和待加強,其中精熟「A」,再標示「A++」、「A+」;基礎「B」再標示「B++」、「B+」。
「A++」代表成績在精熟A級裡的前二五%,「A+」代表前二六~五○%。基礎B的前二五%是「B++」,前二六~五○%是「B+」。教育部長蔣偉寧強調,會考「三等級加標示」不等於分「七級」,因為在超額比序時,「A++」、「A+」、「A」的配分都一樣,只有比到最後仍比不出來的狀況下,才會把標示拿出來用。
從希望扭轉「分分計較」的三級轉變成「三級加標示」,民國一○三年上路的免試入學和會考制度愈來愈複雜。連教育部的官員都在記者會上臨場惡補,才能流利的對外說明。當天記者會開場前半小時,會場上的教育部官員抓住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不斷討論新聞稿範例的成績排列組合是什麼意思?到底怎麼能比出高低?
宋曜廷在記者會上分析,原本只以三級標示條件下,十五個招生區,幾乎都可能發生某些學校會有超額申請必須抽籤的情況。增加這樣的標示,將可大量減少抽籤機會。「保證讓學生選校不抽籤,」蔣偉寧在記者會中多次強調。
誰將被影響:基北區明星高中最需要「標示」
會考新增的四層「標示」,這樣的政策轉彎,到底會影響哪些學區和學生?依照心測中心的試模擬,會需要用到新增「標示」,同分選校競爭最激烈的其實就是基北區的明星高中。
五月初,台北市長郝龍斌在市議會報告時就指出,基北區全區在心測中心試模擬情況下,抽籤率低於五%。但是,建中和北一女在免試名額維持一五%情況下,抽籤率是百分之百。
其他的縣市,在同樣的試模擬情況下,如台東縣個別學校會發生抽籤的學生數不到十人。彰化縣,最激烈的情況是有數十位學生要競爭同一學校需要抽籤。但基北區的明星高中在原本預估只釋放一五%免試入學名額、會考只分三級的情況下,以今年試模擬狀況預估則會有五百多位同分學生要競爭九十三個名額的結果。
「三級四標示」事實上不能完全解決基北區明星高中「比不出來」的情況。最關鍵的還是要增加明星高中釋出免試名額。教育部次長陳益興在記者會上表示,已和基北區的教育局處和明星高中達成共識,明年的免試入學名額,必須從佔總招生名額的一五%,提升到至少二五%。
未來怎麼走:明星高中將釋出更多免試名額
明年在「三級四標示」的新遊戲規則下,若同分者仍太多,還是「比不出來」時,該校若是有辦理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同分超額部分將由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核定名額調整給免試入學。該校若是沒有辦理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就用增額錄取的方式辦理。
會考分級制度改變,另外一個影響則是,將迫使明星高中釋放更多的免試升學名額,免試升學將會在十二年國教啟動後,成為愈來愈主要的升學管道。
目前全台灣十五個學區中,七個區明年將全區百分之百免試。有八個學區將辦理特色招生:基北區、桃園區、竹苗區、中投區、彰化區、嘉義區、台南區和高雄區。
要開辦特色招生的學區,目前學生申請的情況,除了基北區外,其實也並不踴躍。今年五月初,竹苗區原本開出三千多個特色招生名額,但是最後來申請的學校只有一千多個特色招生名額。桃園區的特色招生比率,也大約只佔全部招生名額的一成。
截至截稿前,關於明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還有許多未確定的政策細節。譬如:各區超額比序的最終確定版本、特色招生的考試題目、特色招生的學校和招生名額等。蔣偉寧在記者會上,再次保證最遲會在六月十五日宣布。
教育部的政策轉彎,會考分級更細,會考的學科鑑別度更高,在超額比序中扮演更重要的關鍵。競爭激烈的學區學生,想要進入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勢必還是要在會考中爭取高分,拚五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