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到教育廣播電台談閱讀與英語學習,結束後又習慣性的散步到書店去逛逛,當然一到了有書的地方,又忍不住買了兩本本土作家的繪本,雖然心裡想到家裡還有好多尚未和孩子共讀的書,但是,要支持本土作家嘛,就理直氣壯、心滿意足的買了下來。心想,待會兒回到家就要泡杯茶,抱著孩子,一起分享好書。
等坐車到家剛好是午餐時間,隨手把書放下就忙著吆喝孩子們一起來準備用餐,吃完看孩子寫功課、練鋼琴,午後太陽不那麼熱了,就去騎一下腳踏車,回到家又是忙晚餐了,吃完孩子想玩大富翁,一輪玩完就忙著洗澡要睡覺了。
等我把他們安頓好,回頭整理自己的東西時,才發現,咦,今天忘了看新書,好吧,明天再讀,先放書房好了。等走到了書房要將書放下,自己不禁啞然失笑,因為女兒的書桌上已經疊了一堆之前在誠品、天下買的尚未閱讀的書,地上也好幾袋姐弟兩人在學校所訂的Scholastic Book Club的書,很顯然的,我們一家人買書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我們閱讀的速度了!更精準的說,我這個購書狂媽媽需要節制一下了。
從小,我們家雖然是四處漂泊,幾年就要搬家,但是「書」卻是我們家中很重要的「情境布置」,客廳有書,臥室有書,廚房有食譜,廁所裡也一定有書。
雖然搬家時搬書搬到唉唉叫,卻捨不得淘汰,大家各有堅持,都不肯丟。我們姊妹的東方出版社成套的書、瓊瑤小說、金庸小說、倪匡的推理小說、「惡魔的新娘」「怪醫秦博士」「凡爾賽玫瑰」等漫畫集,在加上爸爸媽媽的書籍和皇冠雜誌、讀者文摘、世界地理雜誌,我們家的書跟著我們跑遍各國,卻也陪伴著我們成長,讓我們不會寂寞。
等到長大了,買書的習慣也隨著我們姐妹三人各自成家先後傳到我們自己所建立的家庭‧每個家庭的書都多到驚人,有時互相交流後,空出來的位置又馬上被新買的書遞補進來。愛文學的大姐家中有各類文學著作,愛藝術的二姐家中有許多藝術類書籍,而愛童書的我家中的童書則是滿到桌面、地上、床頭、餐桌。所幸,我們的另一半都有包容心,也喜歡閱讀,讓閱讀成為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記得剛結婚時,我先生曾經很好奇,我不是個喜歡逛街的人,但是只要進了書店,不買本書是不會離開的,他也曾為此嘮叨幾句。這幾年,他已經習慣了我的模式,只是現在除了我抓書,兒子女兒也會抓書,他呢,則是個準備付帳的爸爸。而我現在的課題則是,如何帶著孩子一起進入買書、看書的樂趣,而且要樂此不疲的將這個「好習慣」傳承下去。